儲能是通過介質或者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,需要時再將能量釋放的過程。廣義的儲能包括煤、石油、天然氣等化石能源,化石能源實質上就是將億萬年的太陽能儲存起來,狹義的儲能僅包括儲電和儲熱。儲電分為物理儲電和化學儲電,物理儲電有抽水儲能,化學儲電有鉛酸電池、鋰電池;儲熱分為顯熱、潛熱、化學儲熱等。
儲能技術在整個能源輸出體系有廣泛的應用和需求。對于電網側,儲能技術可以輔助動態運行、延緩新建機組、大規模接入可再生能源;對于需求側,可以進行需求管理和電能質量緊急備用。當然還有調峰調谷、電壓支持等作用。在橫坐標上是規模,縱坐標上是時間的儲能應用,需求坐標圖中,不同方面的儲能應用對規模和性能有不同的要求,加入技術變量之后,不同的儲能技術能夠滿足不同的需求;如果把不同的儲能技術放在同一張表中,可以對比出不同儲能技術的優劣:物理儲能壽命比較長、規模比較大,化學儲能響應時間比較快、效率相對比較高。但是經過最近20多年的發展,物理儲能逐漸取消抽水儲能、壓縮空氣、儲熱儲冷、飛輪技術,化學儲能取消了鉛酸電池、鋰電池、液流電池。
儲能市場主要分成以下三種:一種是集中式風電站。中國西部省區的新能源已經占了相當高的比例,在這種情況下可再生能源間歇性和不穩定性要求提高其可控性,因此,儲能是主要的解決方案。一種是新能源微網,代表性的是分布式光伏。一種是輔助服務,如輔助調頻、調峰,流量的轉換利用。中國的儲能市場與國際是一致的。目前,儲能產業鏈形成了如下模式:上游主要是原材料,中游是關鍵部件基礎,下游是用戶市場,儲能產業經歷了10年、2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產業璉,為下一步儲能爆發奠定了基礎。